山東中歐班列進入“萬列俱樂部”
6月7日,在泉城海關監(jiān)管下,一列由山東高速集團統(tǒng)籌運營的山東中歐班列從濟南董家貨運中心緩緩發(fā)出,滿載53車鋼球、激光雕刻機等貨物,預計9天后抵達阿拉木圖集結中心。這也是自2018年10月首發(fā)以來,開行的第10000列山東中歐班列,“齊魯號鋼鐵駝隊”迎來了重要里程碑。
看著列車遠去,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偉感慨萬千,公司出口的鋼球就在這趟班列上?!敖衲陣H物流運力緊張、運費激增,中歐班列為我們解決了物流運輸的現實困難,通過中歐班列我們的物流成本降低20%左右,運輸時間也縮短了近一半,我們的交付能力也得到了保障?!弊怨步ā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以來,該公司在海外市場訂單實現了快速增長,遠銷5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截至目前,山東中歐班列國際運營線路已達54條,可通達26個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,形成了多口岸、多線路、多目的站點的國際多式聯(lián)運物流體系。班列開行品質不斷提升,“班列+新業(yè)態(tài)新模式”快速涌現,班列與區(qū)域、產業(yè)的融合更加緊密。出口貨物種類從初期的日用品、服裝、小商品等低附加值產品逐步拓展至激光雕刻機、“新三樣”等高附加值產品,中國重汽、海爾電器、山東臨工等“中國品牌”“中國制造”通過中歐班列快速走向國際市場。回程班列貨物品類不斷豐富,推動糧食、農資、棉紗等大宗商品進口,打造重要原材料和民生物資進口重要通道。
為保障中歐班列的快捷運輸,泉城海關搭建“海關+運營企業(yè)+鐵路部門”實時數據交互平臺,優(yōu)化現有鐵路出口轉關流程,整體通關時間縮減50%。推動中歐班列“提前申報、運抵放行”,引導鼓勵企業(yè)優(yōu)化回程商品結構、拓展貨源品類。新能源汽車、激光設備、特色農產品等一大批“山東造”產品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,紅酒、高端廚具等各種生活好物隨中歐班列走進百姓餐桌,為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注入源源活力。(劉震/文)
